農業方面:

昔日百姓以種植水稻、甘蔗為主,在日據時代,日本人在新營設立了「新營糖廠」,鋪設鐵軌、建造車站並以俗稱五分車的小火車來運送甘蔗,小火車起站位於新營火車站台糖總廠,其中的一線是從新營到朴子,而太子宮庄即設有兩處車站,所以此地在日據時代即已擔任蔗糖原料生產上重要的地位。目前因人力結構與產業文化的改變,當年的甘蔗田與籚筍田,幾乎已成為老年人的回憶。

太子宮五分車車道

太子宮五分車車站,有通往鹽水、義竹及新營兩個路線,提供當時居民往返之便

境內居民生活小康居多,無大地主,生活水平中上,半數以上為農戶,但多為五十歲以上老一輩守護農業,本社區因受限於土壤條件【此地土壤屬砂頁岩母質沖積而成】與水利灌溉制度的影響,主要作物為稻米、玉米、高梁、甘藷及屬糖廠契約耕作之甘蔗,如太南里十八、十九鄰地區之農場,為榮民聚居地,即為糖廠契約農戶。
早在六十年代舊部因盛產經濟作物蘆筍而號稱「蘆筍王國」,而成為西部九里中最為富庶的村庄,農民收入相當可觀,可惜受新營紙廠所排放的廢氣,廢水所污染,不但嚴重威脅農作物生態環境,就連居民住的品質也飽受噪音、空氣、水源污染之苦,使老輩堪稱此地「樹木果子不開花,就算會開花也不會結果」。

舊部里的蘆筍田,目前已不復往年

近年來因人力老化及收益情形不佳,社區內之農田幾乎都已接受政府輔導休耕;另外發展精緻農業,目前有園藝培植場一家【青青園藝】、蘭花園三家【寶德蘭園、采虹蘭園、新發生物科技公司】、菌種培育場一家【久青靈芝】。久青靈芝是台南縣唯一菌種培育場,主要培育香菇、木耳、松茸、靈芝等菌種,除供應縣內農民使用外,尚外銷十餘個國家。

青青園藝

久青靈芝工作人員進行菌種培養土的包裝

新發生物科技公司從事蝴蝶蘭培育

上一頁